为防止以后看不到我们:
请务必点击上方蓝字→右上角菜单→设为星标★本文由电影爬虫(ID:film)授权转载漫威似乎离中国观众越来越远了。去年的《黑寡妇》、《尚气与十环传奇》、《永恒族》以及《蜘蛛侠:英雄无归》这四部电影均未在国内上映。
《复联4》零点场出票便售罄的场景,并不遥远,却已恍如隔世。
内地影迷“看不到”的漫威电影,也面临着自己的难题。
第三阶段告一段落,《复联》系列之后,漫威如何能让阈值已经变高的影迷继续为他们买单呢?
没有新意,就一定完蛋。
去年大爆的《蜘蛛侠:英雄无归》,靠的是平行宇宙的新玩法,买一送二,借着动画片的脑洞取得了巨大成功,成为了救市之作。
这之后,漫威一定还得求新求变。
电影如此,剧集也是如此。
投资相对较小的剧集,更给足了创作者发挥空间。近年的《旺达幻视》、《洛基》、《鹰眼》、《猎鹰与冬兵》等剧各有各的特点,都是很用心地在消费情怀。其中,《旺达幻视》个人最为推荐。
今年,漫威又会有好几部新剧问世,其中,已经播出的《月光骑士》早就排在很多漫威迷年度期待的前列。
一句话,它比大多数电影更有电影感。
第一集刚开场,屏幕是黑的音乐声响起,是鲍勃·迪伦的《EveryGrainOfSand》。
大概七八秒后一双手出现,将一块方布整理平整,接着拿来酒杯放在布上,倒上一杯无色液体,分不清是酒还是水,用中指蘸上液体沿着杯口滑了一圈后一饮而尽,顺势将杯子倒扣回布上。
精彩的来了。
用刚才的方布包好杯子,拿起放在桌上的拐杖将其直接敲碎,然后将玻璃渣子全部倾撒至旁边的编织鞋里,最后光脚依次伸入这双充满了玻璃渣的鞋子信步离开座位。
伴随着鲍勃·迪伦的低沉沙哑的歌声,剧中人物每一步脚掌踩在玻璃上发出的细碎声音都让我心惊胆战。
一分多钟的戏,就将角色的优雅与病态展现地淋漓尽致,这只是开场。
不夸张地说,《月光骑士》接下来的每分钟都让人看得沉醉其中。
由于月光骑士从未在过往的漫威影视作品中出现,所以大部分观众对于这个角色都稍显陌生,算是利弊兼具。
好处是由于没有粉丝基础,所以制作方会将人物从零开始呈现,因此观众看起剧来就不会存在任何门槛。
弊端则是不免会影响“观看率”,陌生感会让很多人将其拒之千里。
换言之,弊端是剧方的,好处则留给了观众。
追剧时完全不会产生漫画中它是怎样的背景,我会不会看不懂这类劝退想法。
这不仅因为《月光骑士》对漫画做出了蛮大的改编,更因为第一集就将背景与人物清晰交代。
一开始就让主角月光骑士和反派亚瑟·哈罗悉数登场,两个角色的扮演者,奥斯卡·伊萨克与伊桑·霍克也都是成名多年有着各自代表作的成熟演员。
有电影质感,也是因为用了A级大片级别的卡司。
奥斯卡·伊萨克是近年来好莱坞的红人,喜欢科幻片的影迷一定对他不会陌生,《机械姬》、《湮灭》、《沙丘》他都有出演,他最有名的作品大概是与科恩兄弟合作的《醉乡民谣》,我个人还很喜欢他与劳模姐合作的《至暴之年》,推荐一看。
伊桑·霍克的代表作更多,老男神了,“爱在三部曲”是文青心目中的爱情经典,演技一流,前几年在《第一归正会》里展现出了影帝级的水准,《千钧一发》和《前目的地》这样的电影则证明了他能够在文艺片和商业片之间自由切换。
如今的美剧各种电影咖“下凡”,早不为怪,这些好演员也进一步增强了美剧的精良感。
奥斯卡·伊萨克在《月光骑士》中的表演细腻至极,两个完全不同的人物性格被他用面部表情的控制无缝切换,使得观众能一眼看出不同,实在精彩。
至于开篇提到的那位优雅又病态的角色则正是伊桑霍克扮演的反派亚瑟·哈罗。紧接他的戏份后面,画面一转就给到了奥斯卡扮演的博古馆礼品店售货员斯蒂文。
伴随着英格伯·汉普汀克《AManWithoutLove》的音乐声,斯蒂文在床上缓缓醒来。起身后先是带着疑惑看了看四周,接着掀开被子,我们看到他的腿被一根锁链栓在了柱子上。
熟练地解开枷锁下床,床前也有细节,铺满了细沙。
又来到门口,检查门缝贴的胶带有没有发生异样。
这一番操作很容易就让观众意识到,这个人物绝对有问题。
他这样做的目的也呼之欲出:自己可能会梦游。带着这个答案,人物之后的行为逻辑观众也都心里有了底。
比如他其实知道自己有睡着后乱跑的毛病,所以门上的胶带、床前的沙子、腿上的锁链都是他自己搞得。
但是知道不代表能控制。
又一觉醒来,他置身荒郊野外浑身酸痛仿佛刚经历了一场剧烈运动,紧接着就发现有人追杀自己,一路逃跑到城里,遇上了正在“做法”的邪教领袖,也就是伊桑·霍克扮演的大反派亚瑟·哈罗。
?亚瑟有着一大批追随者,他用自己的方式能鉴别一个人是好是坏,是好人就可以继续追随自己,是坏人则直接当场被他夺去生命。
有位老妇人被鉴别为坏人,她说我这一生都是个好人,亚瑟怎么回?“我相信你,但审判的天平洞悉一切,也许是未来你变坏。”
“审判的天平”指的是他所信奉的神的工具,他信奉的是埃及神话中的阿米特。
别人眼中的阿米特是怪物,觉得它弑杀。但他的追随者亚瑟可不这样认为,
“等待那些罪人犯下恶行后再去惩罚他们,你会等到玫瑰枯萎了再去除草吗?”
亚瑟继承了阿米特的意志,哪怕面前这个人做了一辈子善事,但只要被审判的天平判定为坏人,就会毫不犹豫夺走他的性命,因为这是阿米特判定的,阿米特绝不会有错。
某种意义上来说,亚瑟和灭霸蛮像,不是理念像,而是那股对自身信念的认可和坚定。
灭霸从来不觉得自己让世界减少50%人口是错的,正如亚瑟从不认为自己随意夺取他人性命也是错的,相反,他们还觉得自己正义到不行。
且不同于有的大反派是精神有问题,比如小丑、绿魔,《月光骑士》里有坚定信念的是反派,反倒是超级英雄月光骑士自己有着严重的精神问题。
随着剧情推进,我们了解到原来斯蒂文不是有梦游的毛病,而是人格分裂。
当斯蒂文失去意识的时候,这具身体里的另一个人格马克就会出来占据控制权。
原漫画中,主导人格的其实是马克,他原是雇佣兵,一次执行任务濒死时被埃及神“月神孔斯”救下,从此成为月神在人间的代言人。
值得一提的是,漫画中的另一个人格斯蒂文是亿万富豪,“钞能力”属性点满。
到了剧集中,直接被改成了打工仔博物馆礼品店售货员,据悉是为了让人物更贴近“埃及神话”。
回到剧中,剧集通过剪辑十分直白地呈现出了这种人格分裂的效果。
剧中观众的视角等同于斯蒂文的视角,面对一帮人的追杀,斯蒂文正手足无措的时候,突然一阵失神,接着眼睛一闭一睁,再缓过来,刚才追杀自己的一帮人已经全都被挨个放血躺在了地上。
再次逃亡期间,类似的情况轮番上演。
最后他在自己的床上醒来,他还以为是做梦,洗漱准备去赴约,结果被约会的女孩痛骂,原来已经过去两天。
惊魂未定后他虽然能大概确定自己不是梦游,但真相却仍不得而知。
直到接下来“月神”的现身、亚瑟不远千里地追杀,答案才逐渐浮出水面。
月神现身那场戏,对很多心理承受能力不佳的人来说,无疑于看“鬼片”。
亚瑟召唤出来的怪物也是面目狰狞,让人看得胆寒。
再加上一些血腥镜头,以及“月光骑士”这种“黑夜王者”的设定,使得整部剧集的气氛都略显阴森惊悚,暗黑感满满。
这样的人设和风格,也难怪很多漫画迷和影迷将月光骑士称为“漫威里的蝙蝠侠”了。
《月光骑士》的分级被评为TV-14的限制级,即14岁以下儿童需在父母陪同下观看。换句话说,这部剧虽然尺度算不上太大,但该给到的类型元素都给足了。
第一集的最后,斯蒂文终于明白,自己的身体不是他自己一个人的,放弃控制权的那一刻,月光骑士天降人间。
45分钟的第一集到此结束,期待值拉满。
月光骑士将如何对抗亚瑟?斯蒂文又如何与自己的心魔和解?
目前豆瓣给到了《月光骑士》8.8的高分,IMDB更是开分9.1,只不过后来因为某些因素被恶意刷差评跌到了7.4。(感兴趣的朋友可自行了解原因)
评分其实都是次要的,它丝毫不会妨碍《月光骑士》开了个好头的事实。
现在就只期盼后续不要烂尾,如果能达到当年《超胆侠》那样的水准,或者比肩DC的《守望者》,那是再好不过了。
文中图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欢迎分点赞在看三连,支持我们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