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玻璃 >> 玻璃前景 >> ITX机箱又多了一个选择GSKILLZ
对于G.SKILL品牌我更多的了解可能还是芝奇的内存产品,自己从DDR3时代开始装机就用过芝奇的大钢牙RipjawsX,到了DDR4时代芝奇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可能就是幻光戟/皇家戟了。这次有机会上手芝奇这款Z5i的ITX机箱也是让我看到了芝奇不一样的地方,Z5i作为一款垂直风道的ITX机箱来讲,颜值肯定是目前最能打的了。双曲面的黑化双曲面玻璃就可见一斑,并不是随便哪款机箱能给玩家提供这样的设计,三角形的机身让Z5i的辨识度也是极致。
整体两侧黑化曲面玻璃可以让玩家很好的展示内部配置,两侧磁吸开合设计在遇到高性能显卡的时候也可以通过打开侧面板的方式帮助散热。
当然如果你愿意,两边都打开也是OK的。这样颜值的机箱自然是放在桌面最合适的,垂直风道设计也并不会占用过多的桌面空间。
机箱底部也设计了RGB光效,可以方便与整体灯光实现同步管理。但是也注意到这款垂直设计的Z5i机箱的IO接口都设计在了底部,我是推荐大家搭配无线键鼠使用了。要不每次接线都会让我感觉有些怀疑人生。
对于喜欢RGB的用户来讲,推荐可以选择带有光效的RGB一体水冷。我这样选择风冷装机的看上去就有些显得单调了,不过好像也有一个问题就是机箱顶部的电源位置只能通过后期添加灯带来增加光效了。
具体配置:
CPU:INTELK主板:华擎ZPhantomGaming-ITX/TB4显卡:索泰RTXPGFGOC内存:芝奇G.SKILL皇家戟尊爵版MHZ16GB×2C16存储:金士顿KCTB+NV12TB电源:海盗船SF散热:利民AXP90-X53黑化+X47纯铜机箱:芝奇G.SKILLZ5i
装机解析:
装机过程基本没拍很多,装机过程中没有遇到什么问题。一蹴而就就搞定了,整体安装还是没什么太大问题的。可能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线材的收纳整理方面,之前看了不少B站大佬也是一样的问题,线材收纳上并没有太多可以隐藏的位置。
电源上置的关系,定制线我直接买的X宝成品长度是固定的,所以走线上我没办法绕到后面隐藏起来。另外也试了海盗船的原装线长度也不足以让我达到很好的隐藏收纳效果,所以整体就这样了。
对于理线有强迫症的用户来讲,还是找私人订制的线材会更好。另外就是定制线材尽量不要选择我这样白色或者镀银线。虽然是深黑色的钢化玻璃但是还是会有些影响美观。
显卡一侧,注意显卡的PCIe延长线接口是可以调整位置的。我到手直接插发现插不进去,后期才发现可以调整螺丝孔位置来达到显卡安装的目的。另外显卡安装还想说一句,Z5i的显卡空间非常充足,各种非公显卡都可以无脑装下。
底部IO接口位置如图,推荐使用无线键鼠这样可以免去每次插拔都要抱起机箱的麻烦。
灯光效果:
没有选择一体式水冷的原因,我目前机箱中整体RGB灯光不是很多。可能主要我更喜欢素一点主机,拍了几张和大家分享一下。不过这套配置有些难为索泰这张RTXPGFGOC了,显卡整体设计了很多RGB灯光元素,很大程度上满足了RGB玩家的喜好,毕竟RGB就是生产力啊。
G.SKILL皇家戟尊爵版的灯光真的很好看,在DDR4最后的时代,芝奇给玩家带来这样一套MHz频率的G.SKILL皇家戟尊爵版无疑是在秀一波肌肉。
装机配件展示:
大合照,整体配置都是最近入手的。一直很喜欢ITX,海盗船的SF在的时候就入手了一直没机会装。收藏了这么久这次也有用武之地了,配置整体还是基于我手上之前装机用过的K打造,毕竟少买一个U压力也小不少。
本文的主角就是这款芝奇G.SKILLZ5i机箱了,黑红色的配色整体都十分chh。
包装尺寸方面与常见的A4机箱大小类似,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相比最近常见方正设计的的A4机箱来讲,Z5i这样设计的机箱真的是与众不同的设计。这样的设计无疑也让这款机箱的辨识度更高,特殊设计的曲面玻璃效果我也是第一次遇到。
机箱两侧的钢化玻璃面板可以像翅膀一样打开,打开后可以进一步帮助散热。
机箱背后可以支持安装最大mm尺寸的一体式冷排,看了很多大佬分享。大家都一致推荐大家选择mm以上的一体式水冷压制目前发热都很高的处理器。最大支持mm以下显卡安装。
把内部拆空之后如图,整体装机难度不大。机箱可以提供两个2.5寸HDD、SSD*2或者3.5寸HDD*1+两个2.5寸HDD、SSD*2的解决方案。
支持3xPCIe厚度显卡安装,CPU散热的最大安装高度为70mm。
电源采用上置设计,需要搭配SFX规格电源。上至设计的原因我感觉理线方面有一定难度,拆卸电源仓支架也有较多螺丝需要拆卸。
附件方面配置了不少魔术贴扎线带、硬盘安装螺丝、垫片等等。
平台围绕Intel11代搭建,主板采用的是华擎ZPhantomGaming-ITX/TB4,这款主板还是蛮有特色的。也是华擎首款带有雷电4接口的Z的ITX主板,除了接口之外这款主板在做工以及网络方面都非常吸引我。网络方面配备了KillerEG2.5GbE网络端口,以及KillerAXx.11axWi-Fi6E+Bluetooth5.2的M.PCIe模块。这样双Kiiler的设计可谓十分少见。
作为华擎的PhantomGaming系列主板,可以看到在IO区域上也有幻影电竞系列的G字母,字母下还隐藏了一个mini风扇来帮助核心供电主动散热。
主板背后也一样设计了高端主板才有的盔甲,无论盔甲有用与否。至少装机的时候并不会觉得主板背后的针脚扎手了。
接口方面可谓豪华,HDMI以及DP接口都有安排,在买不到显卡的时候先用核显过度也是不错的选择。5个蓝色的10GB/sUSB3.2Gen2接口,一个Type-C接口这是我最期待的雷电4接口了。另外还可以看到在IO部分还设计了一个帮助散热的风扇。
扩展方面,正面的M.2接口支持PCIe4.0协议,在背后也设计了一个支持PCIeGen3规格的M.2接口方便扩展。此外也提供了三个SATA3接口方便扩展。
另外想说,目前Z规格的ITX主板对于下压式风冷散热器都十分挑剔。兼容性上来讲,我用下了发现利民的APX90是最让大家放心的。虽然可能说用来搭配K还有些不够用,但是默认下我觉得还不错。对于有超频需求的,还是搭配mm散热会更好些。或者没需求的话这样APX90安装上真的非常省事。
显卡方面最近可以看到有所松动,随着锁算力版本的显卡发布我相信后续显卡还是会趋于稳定的。显卡方面我选择的索泰的RTXPGFGOC,很幸运抢到一块全新的,塑封都还在。
毕竟作为索泰的PGF系列,附件也一般显卡附件多一些。和主板一样各种贴纸之外还送了显卡支架。
显卡的外观设计真的是把复杂做到了极致,可以看到在显卡正面除了PGF的logo之外就是更正条状灯带。
显卡背面的一样有较多设计,不过这次采用显卡竖装设计,没办法很好展示这款显卡背后的灯光细节了。
厚度方面差不多2.5个显卡厚度,采用双8Pin供电设计。在侧面依旧有索泰以及RTXLogo。
在显卡尾部可以看到一个红色的插口,可以通过显卡的MCU控制模块输出5VRGB灯光控制信号,实现通过显卡控制机箱风扇、CPU散热、内存等灯光同步。
30系显卡搭配ITX规格主板的效果,是不是有点小马拉大车的感觉。
内存方面,机箱都芝奇的Z5i了。内存不能不支持一下,最终内存选择了芝奇最新更新的皇家戟尊爵版MHZ16GB×2C16,在DDR5上市之前,芝奇也是又秀了一次肌肉。最高版本为玩家提供了C14时序的MHz内存,而我为了容量和频率选择了16Gx2的套条。
相比之前镜面的皇家戟,全新的尊爵版在原先的基础上通过特殊的切割工艺,添加了各种立面的切割设计。看惯了原先皇家戟的用户是否接受尊爵版也就看各位审美了。
最新的尊爵版提供了到MHz的规格,最大更有64GB(32GBx2)套装可选。
在之前Z平台的时候我就入手过芝奇皇家戟,当时就被皇家戟顶部类似钻石设计的导光条吸引。也正是这样特别的设计让芝奇皇家戟成为很多用户装机的必选。
侧面效果
固态方面延续了之前的,双固态安排。系统固态是金士顿的KCTB,日常存储是NV12TB。3TB的容量日常装游戏足够了,不用再有容量焦虑了。
KC读写都算是目前PCIe3.0规格读写第一梯队的了,目前也期待金士顿啥时候推出自家支持PCie4.0的SSD产品了。
NV12TB是之前入手的仓库盘,这次装机延续下来继续使用。读写速度虽然不如KC但是胜在容量足够。
电源是的时候入手的,当时想装新的小钢炮可惜当时搁置了。这次正好拿出来装机,SF额定功率W,80Plus铂金认证。这款电源应该是目前规格最高的SFX电源了。
附件一览
海盗船的SF系列电源搭配的模组线是我最喜欢的了,颜值做工都在线。
海盗船的SFX系列电源都有点手办的感觉,电源背面是海盗船logo。
内置9cm风扇,支持低负载低温停转技术。噪音方面也是我用过SFX中运行过程中最安静的一款了。
侧面是海盗船SF铭牌。
接口方面4组6+2PCIe/4+4CPU接口,三组SATA接口。
电源安装效果
散热方面,这款Z5i最大支持70mm厚度的CPU散热高度。散热方面我选择的是利民APX90系列石墨烯和纯铜两个版本来装机,两款散热都是我测试下来最适合Z的下压式散热器了。
两款散热我选择了不同的高度,石墨烯版本为53mm,纯铜版本为47mm。
两款散热对比,同规格最低还有36mm版本可选。如果你希望搭配全白的平台利民的APX90也有纯白配色的APX90-X47版本可选。
高度对比,体验我53mm版本散热效果更好。
细节图
简单性能测试:
简单跑了一下性能测试,CPU测试K多核得分.5,单核.8。
TimeSpyExtreme分数、显卡分数、CPU分数;FireStrikeUltra分数、显卡分数、物理分数、综合分数。
PortRoyal光线追踪测试可以看到得分,PortRoyal压力测试也顺利通过。
PCMARK10测试可以看到总分、常用功能、生产力、数位内容创作;
金士顿KC+NV1测试读写如图。
G.SKILL皇家戟尊爵版MHZ16GB×2C16的AIDA64测试ReadMB/sWriteMB/s、CopyMB/s延迟67.7ns。
游戏测试:
简单跑了一下《看门狗》和《》,不得不说NV家的DLSS2真的犹如鸡血。在开启光追未开启DLSS的情况下最高帧数47帧,平均帧数40帧。开启DLSS后提升非常明显,平均帧数到了82。
《》测试可以看到默认进入游戏帧数77帧,开启DLSS后帧数直接提升到帧。
以上就是这样,整体来讲Z5i是一款十分特别的机箱。两侧独特的曲面钢化玻璃设计让这款机箱有着极强的辨识度,装机难度上也几乎没有。以我目前风冷版本为例,可能只要注意散热高度以及显卡长度即可。而且mm的最大显卡安装长度,在显卡选择上几乎是没有什么限制的。可能要注意的就是CPU散热和电源理线了,散热上目前无论是搭配AMD处理器还是Intel处理器,我的意见也是上mm一体式水冷来帮助散热。Z5i支持的70mm以下高度的风冷可能有些压不住目前高端处理器的发热情况,如果你和我这样默认使用的话,APX90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