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

看来月球表面确实可以就地取材,大规模制造

发布时间:2023/3/2 21:11:50   

很多人奇怪中国古代为何没有大范围的生产和利用玻璃。实际上中原古人早在殷商时代,大规模冶炼和铸造青铜器的时候,就捎带着知道了制造早期玻璃的配方和技术。因为冶炼青铜的炉子用的是陶土,铸造青铜器也需要陶范。部分陶土和沙粒,在高温下就已经可以形成比较细碎的玻璃结晶。在国内有一件禁止出国展览的透明水晶杯,居然是来自战国古墓中。外形和当今的啤酒杯几乎一模一样!不禁让人怀疑这样的杯子是如果穿越到战国的。不过这个杯子不是用现代吹玻璃工艺吹成的玻璃杯,而是用一块完整的天然水晶给硬雕刻出来的,全球都没有第二件;因此是极少数禁止出国展览的国宝之一。既然在先秦时代,中原古人就知道有玻璃这种东西;而到了唐代,中西文化交流频繁,中亚和欧洲的玻璃制造工艺也和中原有了沟通,因此在唐代实打实的玻璃杯并不罕见,

甚至还流传到了东边的四岛,一直保留至今。但是直到清代中后期,用平板玻璃做透光窗户的主要封闭材料,以及在餐饮中出现玻璃制器具,才刚刚开始流行。之所以在玻璃的应用历史中,中原起了个大早却赶了个晚集,瀚海狼山、匈奴狼山认为有几大原因:第一,在于玻璃结晶虽然在殷商就偶然出现,到唐代批量制造玻璃器具的技术已经成熟并推广;但是中原地区的陶瓷技术几千年来都是非常发达的。在明代以前,中国的瓷器不论制造工艺还是综合品质,在全球都是遥遥领先的。瓷器、茶叶和丝绸,上千年来都是出口创汇的拳头产品。其实生产瓷器和生产玻璃的原材物料有很大的相同点。陶瓷产业的过于发达,在一定程度上就阻碍了玻璃批量化制造的可能性。第二,古代手工制造的玻璃,早期大多数是不透明的,因此除了欧洲的一些古老的教堂,

很少有人会想到这类原始的半透明的材料,可以用来当窗户的透光物。而如果仅仅当做餐饮用具,玻璃对比中原早就流行数千年陶瓷又有一个很大的弱点,这就是玻璃器皿的隔热性不好,刚刚加入热水热汤后,拿起来非常烫手;而且玻璃器皿在冷热快速变化中很容易炸裂,这种现象到现在仍然如此。既然已经有成熟而且更耐温差更隔热的陶瓷餐具可用,玻璃器皿即使在唐代流行过一阵。也很快因为竞争力不行而在民间无声无息了。相反,在欧洲因为宗J原因,玻璃的加工工艺反倒有机会进一步发展,直到出现大规模的现代玻璃工业。第三个原因,在于中原数千年来其实一直存在人造玻璃的手工业。不过这个手工玻璃产业过于“精进”,居然只用于烧制玻璃体系中的最高端产品,这就是琉璃!也就是说,琉璃可算是玻璃的一种,只是最高端的玻璃。为何这么说呢?这就在于,玻璃和琉璃其主体都是二氧化硅的人工冶炼物。但是玻璃只是二氧化硅的熔融态混合物。

而琉璃却是高温下形成的二氧化硅的人工晶体。中学化学就学过,混合物和晶体的本质性区别。不论玻璃还是琉璃,都可以因为内部含有铅或铁等不同的微量金属元素而呈现不同的颜色。而比较纯净的二氧化硅聚合成的玻璃或者琉璃都是近乎透明的。琉璃结晶体的莫氏硬度高达7以上,比普通碳钢硬得多;而大多数玻璃的硬度只有5.5左右,和碳钢不相上下。琉璃因为是晶体,导致有明显的压电效应;而普通玻璃则没这类特征。说到底,琉璃已经算是人工烧制的宝石类产品,而玻璃仍然是玻璃。狼山很早就提到,世界上最大的天然玻璃厂或者琉璃制造厂并不在地球上,反倒是在月球表面。月球表面无处不在的月壤,说是壤,却和地球上的土壤大相径庭。几乎所有的月壤放大来看,不是颗粒而是一堆棱角分明的玻璃渣。实质上不是玻璃渣而属于琉璃渣。因为早年形成月壤的高温高压足够产生大量的天然琉璃制品。

而这种高温高压也很容易形成各种宝石。比如嫦娥5号的落点上,其中一支支撑脚就在月壤中当场踩出了接近厘米级的绿色的橄榄石。如此规格和品相的橄榄石,在地球上已经属于宝石之列。现在玉兔2号又在月球背面发现了直径超过1厘米的、完整的、近乎透明的“玻璃珠”,其实不应该叫做玻璃珠而应该叫做月球天然琉璃宝石珠。这么大规格的天然琉璃珠在地球表面几乎没有,但是在月球表面却可能是高概率出现。再次验证了月球表面就是一个完全的宝石和琉璃的世界。既然高端琉璃材料和宝石在月球表面遍地都是,那么只需要利用月球表面丰富的太阳能发电,不需要任何水源,就可以大规模的生产最高端的玻璃;而这些玻璃可以成为建造月球永久性基地特别是植物大棚的基本材料。相对于月球表面是一个琉璃世界的真实认知,回想某超级大国在水泥堆里打滚一样的6次“载人登月”,不禁哑然失笑!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357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