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玻璃 >> 玻璃优势 >> 如果从南五台到翠华山建一条玻璃桥,会成为
去过南五台的朋友,不要滑走——看我的文章,没有去过的朋友欣赏美景了解掌故,去过的朋友会有新的发现,这点我还是有自信的。
上篇写从西岔沟上到兜率台,其实我当天预期的线路已经走完了,但是想着那些拔出红尘的五台美景,还是再走一遭吧。
南五台第七台——送灯台今天的天色真是好,南五台美景壮观,晴风霜雪朝云暮雨,四时之景不同,乐亦无穷。
在观音台上休整,吃饭喝茶,打眼四望,却发现了一处以前没有注意到的景致:石砭峪水库旁的一个小山包。
石砭峪水库西边是天子峪的滑翔基地,东边却有一个山头,山尖上还有建筑,我就奇怪这是一个什么所在。
前次来的时候在圆光寺和看庙的老汉聊得挺熟,想去问问,老汉却今天有事下山了。后来在清凉台和一个环卫老汉一说,才知道这就是送灯台。
据老汉说是当年“赵老”给秦始皇送灯,不知道怎样把秦始皇给惹了,用鞭子抽打山头,“你看这些山头都是歪歪子!”我看不出所以然。
本来想这老汉胡说八道,后来一查,民间竟然还有一个俚语“赵老送灯台——一去不回”,但是说和鲁班有关系。另外我查了一下,宋朝欧阳修《归田录》里也记有一个故事,不过这个故事没啥意思,我就不啰嗦了。
还有一个说法是和观音菩萨有关:说观音菩萨伏毒龙后,诸佛挑灯为菩萨送行,送至灯台巧遇八仙,八仙赞美观音降毒龙功绩,以神奇法力在送灯台上空留下一个红色光球,为观音照路。
据说幸运的话,夕照西下的时候,会看到“送灯”奇观:从西边天际,只见盏盏红灯,悠悠荡荡飘至送灯台。
送灯台低多了,如果要勉强算的话,送灯台也算是一个“台”,加上兜率台,是第七台了。
清凉台上的“将军像”一路前行,很快就到了景区的石阶路,一路就过了文殊台、清凉台,风光无限,不必细说。
倒是在清凉台上和环卫工人聊天,说了一会儿景区的闲话。
清凉台比较低矮,一二十台阶就上去了,这里除了有个观景亭,还有个手按宝剑的将军像。按照下面牌子上的说明,此处曾建有寺庙供奉文殊菩萨,文殊法像为:顶结五髻,手执宝剑,坐莲花宝座,骑狮子。
用了上次来时照的照片
但是这个塑像除了大宝剑,其他都没有了,让人看了不知所云。
老汉说:游人都问他这是谁,也不知道给这里立个牌牌,光知道在下面种爬地柏,种了死,死了种。老汉是山下星火村的人,一天上来一次,也够辛苦的。
灵应台奇思——如果建设条世界第一的玻璃桥五个台中,观音台最高,海拔米,也是平台面积最大的,所以称作大台,但是要论建筑的险绝和风景,当属灵应台。天色晴好的时候,在环山路上就能远远望到灵应台的金瓦。
我上次来到这里就有个大胆的想法——如果从这里到舍身台,甚至到翠华山天池搞一个玻璃栈道,这在全国绝对是头一份。
为什么这么想?因为我看灵应台直线距离舍身台不过几百米,技术上绝对没有问题;就是从这里到翠华山的天池,直线距离也就三公里多一些(我用地图测距,实际距离可能还要多些)。
我查了一下资料,也不知道准确不:世界最长的玻璃桥,是江西华西世界探险公园总长米的玻璃桥。
这还是在平地,要是从灵应台通往舍身台建成高空玻璃桥,那绝对是头一份:长度占不了高度占,高度占不了景色占。
另外,如果灵应台到天池建不成玻璃桥,弄个几公里的索道也是可以的,这样两个景区就连成了一体。
南五台和翠华山是西安附近开发比较早的两个景区,但是影响力也就局限在西安了。
说实话,外地人对于我们大秦岭,知道的除了华山就是太白山,好像除了这两个,还没有哪个景区在全国有名气了,这和大秦岭的身份远远不符。
看看其他省,旅游开发有资源上,没有资源弄个人造的也要上,我们倒是放着黄金资源要饭吃,这不饿着才怪。
甚至于有些吃相太难看了,这个话题下文就会写到。
灵应台的楼灵应台的楼阁是南五台中最美的建筑,三层楼阁,凌空而起。
00:23这里供奉有“灵应”之誉的普贤菩萨,三层之上供奉如来金身。虽然是现代建筑,但也很好的利用材料,把灵应台建设的如同仙宫一般。(其实文殊台的建筑也是很惊险的,特别是下面的须弥座,有些看头。)
站在三层楼阁的每一层凭栏远眺青霭翠岚,尽在眼底,衣袂飘飘、宛若仙境。“长安三千金世界,终南百万五楼阁。”
一面红尘,一面天宫,就是这种感觉。
旁边的民宿“一间房”,价格也不算是便宜,一晚上六七百到小一千,但是和国内一些著名景区的房价相比,也不算是很贵。
但是价格接轨了,名气却还是局限于陕西。
是舍身台还是摄身台我们一般把这个台都叫做舍身台,这里有一个神奇的故事。
据传在隋时灵应台寺庙有一法师,终日结跏趺坐,念佛苦修。
忽一日,法师左手持如意宝珠,右手执钖杖,向舍身崖飞奔而去,法师至舍身崖沿,纵身跳入深渊。众徒惊呼,俯视深渊,却不见其师肉体,但见对面舍身台上佛光闪烁,法师现身台顶,原来法师已骨肉分离,修成正果,从此名舍身台。
也有叫舍身台为摄身台的,一说是和佛家教义有关,也有说佛光因摄人身之影像于其中,故名。
“三十六丁字路”,一条遗憾之路南五台除了五个高台,其实最有名的就是悠久的历史文化,山不是在高,有仙则名,南五台的神仙是很有名的,但是很多历史文化遗迹在景区建设中被破坏了。
如果从弥陀寺旁的小路上,一路“三十六丁字路,七十二座汤房”,汤房就是庙,这里庙宇众多,这才是南五台的精神所在。
可惜现在景区建设,把小路几乎都封闭完了,从景区大门到火龙洞,除了圣寿寺留了一条小路,其他的小路几乎都断绝了。
要是从景区坐摆渡车上去,大概率是看不到弥陀寺古木兰树、流水石、连理枝、圣宝泉、白衣堂,更不要说其他的小庙了。
我和当地人聊天,说小路倒是还能走,但是不好走,还要穿过景区的层层障碍。我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走过,一路溪水潺潺,鸟语花香,真是难忘。
为了挣几十元钱的摆渡费,却放弃了一条文化之路,这就是买椟还珠的现代版!
真的,巍巍秦岭,历史文化悠久,风光无限,在国内知名景点却只有华山和太白山,太让人想不通了。
“今南山神秀之区,惟长安南五台为最”,我的头像就是南五台灵应台的照片,南五台始终是我心目中的胜地。
希望有识之人,都参与到弘扬终南文化之中。
作者:云水终南
信步荒野,访路探幽,乡俗俚语,负暄问道。走向山林乡野,探索身边美景,感受民情风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