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玻璃 >> 玻璃发展 >> 古人玻璃技术落后的原因,竟是因为更偏爱玉
说起中国古代的玻璃,有很大的印象吗?的确,美伦美焕的瓷器就够中国炫耀了,不然何来China(瓷器之国)的称号呢!
那么中国古代的玻璃技术到底怎么样呢?
其实还是一直没有特别大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中国人更偏爱玉器与瓷器。
玉器,质地温润,善于雕琢往往得精品;瓷器精美且实用,并且物美价廉,不仅能日常生活使用,还能买卖赠送。相比之下,玻璃就没有这种优势。经济学上讲,生产与需要的相互关系,当瓷器的生产量大的优势与便宜的优势突出,玻璃也就落入下风。
瓷器与玻璃*中国的礼制。
玻璃,作为中国古代贵族的专属品,因为稀少,才为贵族特供。并且考古中,小小的墓葬根本不可能发现玻璃制品。玻璃工匠更是附庸在贵族屋檐下,才能得以生存!
色彩斑斓的玻璃*原料来源
玻璃要用到石英,高纯度的石英基本上只能在相对稳定的海相沉积环境中找到,而中国大陆的绝大部分地区都是陆相沉积环境。并且在提纯技术不发达的古代,获取纯度高的石英确实很难。而玻璃的优势就是透明度,因此我们看到古代的玻璃制品多带有色彩,并且斑驳。
*冶炼配方
古人就喜欢弄个祖传秘方,然后什么传男不传女。如果后代断了,秘方也就消失了。
事实证明,中国是最早发明玻璃的国家之一,而中国古代发明的是铅钡玻璃,西方发明的是钠钙玻璃。钠钙玻璃虽然色彩绚丽,但是缺点很明显,那就是易碎,不耐高温,并且有毒!
古代中国可以造玻璃,但是一直限于各种原因,没有得到大规模生产的机遇。
现在好了,作为玻璃制造大国,中国的玻璃制造工艺已经很高了。在一次挑战吉尼斯世界纪录上,挑战的撞玻璃。在国外撞碎了十几片钢化玻璃,来到我大中国,才撞碎了一片。哈哈笑死了!
中国雄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