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

光线主导设计卢浮宫玻璃金字塔之父,用建筑

发布时间:2023/12/14 14:48:09   
白癜风是怎得的 http://news.39.net/bjzkhbzy/171211/5920693.html
“最美的建筑,应该是建筑在时间之上的,时间会给出一切答案”。——贝聿铭被誉为“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贝聿铭,这位享誉全球的著名建筑师,将一生奉献给了建筑,但却在前不久,一代华人巨星的贝聿铭就此陨落,享年岁。上帝带走了他,却带不走他那些遍布在全世界的傲人建筑,善于用光线和玻璃折射作为设计手法的贝聿铭,把光线运用的出神入化,在他的建筑作品中,光和空间的结合,让空间变化多端!巴黎卢浮宫玻璃金字塔,美得动人心魄,在宁静的夜空中,透过玻璃金字塔可以看到巴黎变化不断的星空。封山之作的苏州博物馆,凝结了贝聿铭的百年建筑人生,被他称为是“我的小女儿”的得意之作,苏州博物馆将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建筑的特征融合得天衣无缝。香港中银大厦,一道极具标志性的几何图形,天际线划破香港绚丽的夜空,坐在香港的天星小轮上,欣赏着这座神秘又迷幻的中银大厦。这位建筑泰斗,作品遍布全世界,他让世界人们见识了华人的才华到底可以有多高!请一定要告诉孩子,他,贝聿铭,中国设计界的里程碑式人物,低调却光芒四射的“最后一个现代主义大师”。一、饱受争议的罗浮宫玻璃金字塔巴黎罗浮宫的玻璃金字塔可以说是贝聿铭所有作品当中最备受争议的一个。年,当法国密特朗总统上台宣布,将修复卢浮宫这一重要项目交给华人建筑师贝聿铭的时候,法国人民瞬间炸开了锅,极为恼火地指责着:怎么可以由一个华人来修复法国最著名的建筑,贝聿铭会毁了巴黎!直到几个月后,贝聿铭在一架起重机上悬挂一套钢索,将1:1的“金字塔”模型放在罗浮宫前时,大部分的巴黎人民转变了之前的态度,纷纷都为这个项目投了赞成票。如今的罗浮宫玻璃金字塔,成为了巴黎的传世地标,这座结合了古典意向和现代建筑手法的罗浮宫,堪称艺术美和功能性的完美结合。玻璃金字塔金字塔的设计有多牛?用贝聿铭的话来描述就是:造型最简单的锥形,用质感最简单的光面,色彩做到最简单的透明。贝聿铭采用最极简主义的大规模玻璃蓝色幕墙,在天气是蓝天白云的情况下,金字塔和天空融为一体。玻璃材料不仅反映巴黎变化不断的天空,还能给地下设施提供了良好的采光,创造性地将古老风格的宫殿改造成现现代化美术馆,玻璃金字塔就像是“罗浮宫飞来的一颗巨大宝石”。二、几何图形之美成就香港地标来香港的人都会前来欣赏维港夜景,一眼望去,中银大厦绝对是颜值最高的一个,这座坐落在中环的香港地标性建筑,曾经是亚洲最高的建筑,结构是四角十二层高的巨型钢柱之城,室内没有一根柱子!一如以往,贝聿铭用自己擅长的几何图形和光线浇筑出这座70层楼、多米高的地标建筑,赋予了中银大厦最特别的设计。中银大厦的设计非常独特,几何图形拼接在一起,对角划成4组三角形,每组三角形的高度不一样,让严谨的几何图形显得变化多端。大厦远看酷似竹子,寓意着“节节高升”,象征着力量、生机、茁壮和锐意进取的精神。中银大厦的外观玻璃幕墙与铝合金结合的设计非常独特,加上多面菱形的造型,就像是璀璨夺目的水晶体,在阳光的照耀下呈现出光线和色彩的多样变化。三、最爱的“小女儿”苏州园林博物馆出生于广州的贝聿铭,却是个名副其实的苏州望族之后,所欲苏州博物馆对贝聿铭来说意义非常。正如他曾经说过:我73年前离开中国,但根在中国、苏州,这个博物馆新馆,就是我对家乡的一点小贡献,有生之年还能有机会,为故乡留下一个纪念,我倍感感恩荣幸。不过,贝聿铭设计苏州博物馆的过程似乎也不太顺利的,当时,反对的声浪也是不绝于耳,这不是贝聿铭第一次受到这样的争议,上天似乎很喜欢开他的玩笑。然而,贝聿铭再次凭借超强的设计能力,让新馆伴随着杂音最终也顺利建成了。走进苏州博物馆,就仿佛走进了粉墙黛瓦的苏州民宅一样,建筑承载着轻盈又极具代表性的历史感,亭台楼阁,配上周围的翠绿树木,相得益彰,远看就像是一幅珍惜的水墨画。同样是采用光线设计,展馆里面采用了自然光,光线明亮通透。玻璃材质,钢铁结构,天光自然照射在室内,给人一种简洁明快的赏心悦目感。遥看水面,苏州博物馆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中呈现出碧绿的倒影,充满诗情画意。从美国建筑学会金奖、法国建筑学金奖、日本帝赏奖、里根总统颁予自由奖章,到年,获得建筑界的“诺贝尔奖”——普利兹克奖,贝聿铭一生获奖无数,他用尽一生,只给极致的设计。感谢贝聿铭倾其一生为全世界留下的每一个如艺术般的建筑作品,让我们带着孩子一起,致敬这位伟大的建筑师吧!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603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