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

儿时游戏之九绷弹球闻是艺术

发布时间:2023/5/25 17:48:47   
白癜风晚期能治愈吗 http://m.39.net/pf/a_4517284.html

儿时游戏之九——绷弹球

祁河

整理记忆,儿时拥有最多的财富,便是那花花绿绿、晶莹剔透的弹球了。

弹球也称弹珠,“弹”念二声。我们小时候也将它叫成:“蛋儿”或“玻璃蛋儿”,“蛋”发二声,与儿化音连在一起,汉语拼音拼不出来,是坊上人的发音(dre)。

那会儿孩子们课外活动时间很多,个个如自由自在的小鸟,可以尽情地游戏。不像现在作业习题要做到晚上十一二点,另外还要补这个课那个课,上这个那个特长班的,实在是“压力山大”。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不论春暖花开,还是天寒地冻,只要是节假日和放学后,你总能见到一群小男孩聚在一起,乐此不彼地玩“绷弹球”的游戏。“绷”也是关中方言,是将物体猛然弹起弹飞、或弹出的意思。具体指用食指和中指将一厘米大小的玻璃弹球架或握住,由弯曲后的大拇指猛的“绷”出即弹射出去。

绷弹球或打弹珠,有多种玩法,两三个人或一大伙子都能玩。记得一种是在地上相隔五六或七八米,一条长蛇或按等边三角形挖三个小洞,再离第一个洞口隔开一段距离画条线,看谁先用拇指将手中的弹球,依次绷进三个洞里。规则是每次只能绷一下,进了洞就可以继续绷,先进第三洞者,可在此洞口守候,用自己的弹球将对方没能绷进洞的弹球打远,以增加其他人进洞的难度与游戏的趣味性。当然也是只给你一次打走别人机会,等全部人的弹球都进洞后再重新开始下一轮。

第二种玩法一般是两人,找一块砖支成斜坡将弹球滑出,或干脆用弹球碰墙壁,依据谁的弹球滚的距离远近,来确定由谁先开始弹击对方的弹球。打中可继续弹击,不中则改由另一方弹击。这种玩法可带彩头,被击中者的弹球就归对方所有。

第三种玩法就稍有刺激了,即在地面上画个方框称之为“锅”。参与的小朋友将各自的一枚弹球放入,然后离锅远远画一条横线,依次将弹球绷至锅的附近,亦可直接打出锅里的弹球。也是依据谁的弹球离锅最近决定谁先击发,谁能将锅里的弹球打中并连同击发的弹球一块滚出锅外,谁就可将那枚弹球赢走。击中打出锅或击不中,都由下一人来进行,直到锅里的弹球全部被赢走,再重新来第二盘。

需要注意的是,靠近锅和击发弹球时,要当心自己的弹球掉进锅里或压在锅边的线上,一旦掉进锅里或压线,你不仅失去了赢走弹球的机会,你这颗弹球也将成为他人的囊中之物。

别看小小的弹球,在当时条件下还难搞到,尤其是五颜六色的“彩蛋儿”。大人一般不肯给买,一般家庭的小孩零花钱也不多,只能买一个一两颗。记得最初我玩的是那种“汽蛋儿”,即白玻璃弹球,里面有小气泡那种,一两分钱就能买一个,两个才能顶一个彩色的弹球。所以常捡拾保平、小卫哥他们淘汰的那些残次的弹球过瘾。

有时常连“汽蛋儿”和有点破损的弹球,也会被赢走。为了能继续乐在其中,我还尝试用破灯泡和废塑料烧制“弹球”。其中寻灯泡的碎玻璃,放入油勺子里在煤炉子上熔化,由于不掌握模具和浇筑技术,只能将熔化的玻璃水倒在地上,再用鞋底揉搓成型,成功率极低。相对将塑料烤软慢慢捏揉,还比较容易弄成弹球的模样。

为了提高绷弹球的技术,我还专心苦练过大拇指的弹力和瞄准,练就能在两三米的距离百发百中。所以最辉煌的时候,我曾拥有过二十多个彩色玻璃弹球,放在裤子口袋里鼓囊囊的、跑起来相互撞击哒哒地响,十分的得意。

据说弹球游戏是舶来品,包括玻璃弹球的工业化制造来自德国和美国。游戏最初出自16世纪,两个小伙子同时喜欢上一名女孩,便决定用打弹珠来分胜负。从考古发掘来看,我国许多战国时期的墓葬中就有了玻璃珠,只不过造型多为扁圆形。所以中国打弹珠或绷弹球的游戏要晚一些,大致盛行于上世纪90年代之前。我的小学和中学同学中都有绰号叫“弹球”的,可见当年绷弹球的魅力。

现今基本看不到孩子们趴在地上绷弹球的景象了,我想主要原因:一是这个游戏不卫生,容易感染细菌;二是新的游戏特别是电子游戏越来越多,而且更加刺激。不过,我还时常怀念绷弹球的快乐,还有一起绷弹球的玩伴。

郝小奇,笔名、祁河,曾任市委副秘书长、西安日报社社长。高级编辑职称,现任黄土画派艺术报执行总编。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471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