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玻璃 >> 玻璃介绍 >> 贵州抢抓政策红利推进开放平台建设
“我们将全力抓好项目进度、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齐心协力、倒排工期,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实举措,确保项目按时高质高效推进。”2月1日,走进位于贵阳综保区围网区二期标准厂房项目———贵阳产控综合保税区科技创新产业园建设现场,近百台运输车辆来回穿梭,余名工人正在进行施工。
贵阳产业园区开发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汪小平介绍,围网区二期标准厂房于去年2月全面启动建设,总占地约亩,总投资31.2万亿元,是贵阳综保区围绕“四新”主攻“四化”,打造外向型经济新引擎、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的重大项目。
贵阳综保区是贵州对外开放平台的生动实践。一年来,贵州始终坚持全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大力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强力推进国家级创新平台,进一步优化口岸布局,开放活动影响力日益扩大,不断增强发展活力,构建多层次开放平台。
贵阳国际陆港
强力推进创新平台
“贵安综保区区位优越、营商环境好、发展成本低,是我们走长远发展道路的最佳选择。”经过多次考察和综合考虑,贵州省瑞立达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瑞立达)领导层最终把投资目的地选在贵安综保区。
“厂房装修、设备调试等工作已经完成,预计2月份可以试生产。今年,公司预计实现工业产值6亿元,项目满产后,年产值预计能达到20亿元以上。”最近,瑞立达项目现场负责人唐新平正忙着统筹推进智能终端玻璃盖板生产加工项目试投产事宜。
瑞立达年9月入驻贵安综保区,是一家集手机、平板、笔记本电脑、车载和智能家居面板玻璃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也是全国智能手机盖板玻璃行业唯一一家国家级工业4.0示范单位。
综合保税区是我国开放层次高、优惠政策多、功能最齐全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综保区作为开放平台的重要载体,是外向型经济发展的主战场、产业转型升级的先行区、对外开放创新的前沿阵地。
新平台有新发展、老平台有新作为。为充分发挥经开区开放型经济主阵地和示范引领作用,去年,省商务厅印发了《关于经开区推动开放型经济发展等工作的通知》,提出在全省深入挖掘一批产业基础好、发展潜力大、内生动力强的经开区,通过重点培育、梯队建设、政策引导、示范引领、辐射带动,引导经开区走高质量发展道路,助力全省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
贵阳综保区首单航空器保税融资租赁
积极优化口岸布局
作为内陆省份的贵州,口岸功能一直是短板,为将“港口”前移,去年8月,贵阳国际陆港正式开港运行。
作为沿海港口功能在内陆的延伸,贵州利用都拉营铁路物流港和贵阳综保区毗邻特点,以中欧班列开行为契机,按照“都拉营铁路物流港+贵阳综保区+海关监管作业场所”联动发展思路,打造了全国首个综保型国际陆港,着力破解贵州对外开放中存在的口岸功能缺失、物流通道不畅、资源整合不足难题,有力推动贵州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提档升级。
水运口岸功能日益完善。乌江是我省北上长江的重要出省水运主通道。年乌江全线复航以来,截至目前,乌江水运已投入吨级货船近艘,运力达6.5万吨。去年6月,思南港区邵家桥码头正式开港,这是乌江复航后,贵州投入运营的首个“港口园区化”项目。
“贵州全省有港口码头个,年货运吞吐能力万吨。今年乌江水运要力争完成既定的万吨运量。”贵州省港航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人王齐说。
1月18日,贵阳至香港航线恢复。这是贵阳机场在疫情以后,恢复的第2条国际及地区客运航线,在此之前已经恢复了贵阳至泰国航线。国际客运航线的复航,对促进贵州对外经济发展、优化营商环境、发挥贵阳机场区域枢纽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立足口岸发展实际。去年,贵州双龙航空经济区积极支持口岸功能拓展,“一局四中心”主体建设基本完成,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获批设立进境水果、冰鲜水产品、食用水生动物指定监管场地,将为贵州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动力引擎。
发挥展会平台作用
在刚刚结束的·首届贵州开放论坛上,原外经贸部副部长龙永图作了题为《紧紧抓住改革开放这个关键一招》的视频致辞。他认为,贵州开放论坛要进一步认识改革开放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并探索出一条适合贵州情况的对外开放之路。
新国发2号文件提出,贵州要进一步提升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等展会活动影响力,高标准、高水平办好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和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拓展更多平台和空间。
过去一年,数博会、酒博会、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等国际盛会顺利举办,成交额频传喜报;院士、专家发表远见卓识、真知灼见,为贵州启迪思维、开拓视野,世界各国企业纷纷共享贵州市场广阔机遇。
以数博会为平台,展示贵州数字产业技术创新成果。在数博会上,“数博发布”经过视频展示的方式公布55项获得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领先科技成果奖的项目以及获得“十佳大数据案例”称号的企业及案例。数博会已成为中国大数据产业创新发展的“大舞台”、吸引优秀科技创新成果的“强磁场”,为推动国家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数字动力”。
去年11月,第十一届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成果发布会上传来好消息。酒博会期间,线上线下达成交易81.64亿元,其中,线上活动达成投资贸易总额56.03亿元,线下达成贸易总额25.61亿元。
与此同时,贵州企业也在借力国家级对外开放平台推陈出新,广泛开展对接交流反哺和助推贵州高质量发展。
去年9月,贵州组织34家企业和单位线上线下参加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以大数据和数字贸易为主题,展示了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方面的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以及吉他、苗绣、箫笛等贵州特色文化产品。
在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中国这十年——对外开放成就展”贵州馆精彩亮相。平塘特大桥、贵州轮胎、开发区……馆内,一系列“开放”元素生动展示着多彩贵州“黄金十年”非凡巨变。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冯倩
编辑余昌旭
二审杨静
三审彭美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