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玻璃 >> 玻璃资源 >> 玻璃桥秋天来了,冬天也不会远,旅游景区的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李清照所写的《声声慢·寻寻觅觅》现在成了旅游景区玻璃桥的真实写照。玻璃桥的秋天已经来了,冬天也不远了,那么多的玻璃桥将来何去何从?而旅游景区产品开发的下一风口在哪里?还有第二个像玻璃桥那样的爆品吗?
小米手机创始人雷军曾经说过:“站在风口上,猪都会飞起来。”年8月20日,张家界玻璃桥竣工运营。这座玻璃桥给中国整个旅游市场投下了一个重磅炸弹,在全国的景区刮起了12级玻璃风,一时间,玻璃成风,发展势头如雨后春笋。自己景区没有玻璃桥都不好意思说出口,玻璃桥成为了景区的标配。
游客的体验与小视频的分享,玻璃桥快速地成为爆品,游玩体验玻璃桥成为时尚,这是中国旅游景区快速发展30年没有出现过的壮观景象。早期投资玻璃桥的旅游景区可谓赚得盆满钵满,中期投资玻璃桥的也收入不菲,快速地收回了成本,后期投资玻璃桥的则遭遇了扫落叶一样的秋风。
广东省清远市古龙峡景区在张家界玻璃桥的基础上升级产品,建成了集玻璃桥、UFO玻璃平台、玻璃栈道为一体的玻璃产品,并取名为“云天玻霸”,通过创新与升级走在同类产品前列,拥有气势如虹的名字,加上四项世界纪录的申报让古龙峡的玻璃桥成为行业翘楚,一鹤冲天,直抵云宵。不但给古龙峡带来了每年高达万人次的客流,而且更是直接推动了古龙峡从一个漂流单一型景区升级为综合体,更是为景区申报5A打下了基础,创造了条件。许多景区像古龙峡一样,借桥腾飞,实现了人气、名气、财气的三统一。
古龙峡策划营销掌门人徐伟跃谈到,玻璃产品的转折点在今年国庆假期。9月24日,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发文,对6家经营玻璃桥、玻璃栈道、玻璃滑道等高风险项目,未取得属地政府出具的安全评估意见的景区予以限期三个月的项目专项整改。国庆假期期间,广东有多家景区的玻璃桥处于关闭状态。
这股整治玻璃风不只在广东平地刮起,全国各地都在整治玻璃桥,原因就是对安全隐患的担忧与风险的控制。河北省对全省25家景区的32处玻璃栈道类项目进行封停。整改风暴持续至今已一年半,建有玻璃栈道类设施的景区损失惨重,叫苦不迭。国家文旅部也十分明确提出加强玻璃栈桥项目管理,而且力度越来越大。
广东省旅游网旅游分析人士认为,即使政府有关部门不亮剑整治,玻璃旅游产品也是强弩之末,市场驱动力已经到了尽头了。旅游产品与工业产品一样,都会经过导入期、高潮期、成熟期、消退期、衰落期。一项人工旅游产品的市场生命力就是三五年的风光,玻璃桥年开始进入市场,到现在已经三年多的时间了。玻璃桥符合所有网红产品的特性,来得快,走得也快,爆品的生命力都不会太长。加上同类产品太多,游客该体验的都体验过了。进入了消退期的玻璃桥的市场生命时间不会很长了。
鸡肋者,食之无肉,弃之有味。现在的景区玻璃产品就成了鸡肋了。广东景美旅游策划营销机构市场分析人士认为,目前景区有的玻璃桥如果是以产品的形式建设与开放的,未来基本不会有生命力。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设备的老化,安全隐患的出现,最后都逃脱不了拆除的命运。即便有幸能够继续保留,那么也会成为旅游动线一部分与免费项目。像清远古龙峡,将玻璃产品融入整个游客动线,将体验产品、旅游动线、观景平台、旅游栈道、配套设施融为一体,这样的玻璃桥则会继续保持其功能与生命力。
中国旅游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进入发展高峰期,没有一个产品能够像玻璃桥那样成为爆品。当玻璃心碎掉之后,旅游景区的下一个风口,旅游产品下一个爆品是在哪里?在移动互联网与社交媒体普及的新时代,旅游行业已经进入了体验为王者、分享为渠道的新时代,一项新旅游产品要成为爆品,不但要整个行业共同建设打造与推动、传播,而且也依赖于广大游客的体验与分享,这样才会成为行业拉动的大吨位吸引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