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玻璃 >> 玻璃资源 >> 没有玻璃塑料的年代,人类幼崽竟然这样吃奶
话说在欧洲的史前遗址中,考古学家们经常会发掘出一种造型奇葩的陶器。它们外形丑萌,肚子很大,而壶嘴细长,有些还被做成了可爱的小动物形象。
考古学家发现的奇怪陶器参考文献1对于这类陶器的功能,学者们一直有些困惑。虽然它形状好似普通茶壶,但是壶嘴的出水口极其窄小,导致流速很慢。要是拿来当水壶,等一杯水倒完估计也凉透了。因此有人推测,这种容器实际上是史前时代的奶瓶,专门让婴儿或体弱的病人吮吸着用的。不过,推测归推测,我们还需要靠谱的证据来恢复历史真相。近期,布里斯托大学领衔的科技考古团队对此类陶器进行了化学检测。他们发现:这些丑萌的容器还真是奶瓶,里面曾经装的液体也是动物的奶。目前,他们的研究成果已发表在《自然》杂志[1]。
凭啥说它是奶瓶?
最初,考古学家之所以怀疑此类容器是奶瓶,原因在于它们的埋葬位置很特殊,大部分都是儿童墓葬中的陪葬品,且没有出现在大人陵寝中。史前时代,陪葬品往往就是墓主人生前使用或者最喜爱的物件,而对于婴幼儿来说,宝宝们最爱的容器自然莫过于奶瓶了。不仅如此,容器的形状设计也很适合喂奶。其体量小巧(体长多在10cm以下),要是装大人喝的酒水是有点力不从心,但是装小宝宝喝的奶则容量完全足够。长长的壶嘴和袖珍的出水口有利于减小液体流量,可以防止婴儿烫嘴或是被呛到,也方便吮吸。你再看那些有趣的动物造型,说不定也是古代家长哄熊孩子好好吃饭的引诱手段?科学家们仿制了一个史前奶瓶,让小宝贝试喝体验参考文献1当然,上述猜想都缺少确凿证据。要想为奶瓶“验明正身”,不如直接看看瓶子里还有没有剩下的奶嘛!有人或许会觉得这个提议好似天方夜谭,毕竟几千年过去了,怎么可能还有奶水剩下。实际上,肉眼可见的乳汁确实不复存在了,但是其中一些化学成分可能还留在容器内壁上。以往的研究中,人们甚至能在近万年前的陶罐子表面侦测到蜂蜜的残留物,而这些年代更近的奶瓶自然是不在话下。为此,布里斯托大学研究团队采集了青铜至铁器时代的此类容器样本,它们出土于德国巴伐利亚地区,埋葬年代在距今至年前。实验中接受检测的史前奶瓶
参考文献1果不其然,残留物检测显示:容器内部存在大量脂质残余,并且主要都是软脂酸(C16)和硬脂酸(C18)。此二者都是动物脂肪降解后的典型产物,而乳汁则正是富含大量脂肪的,这么看来似乎刚好能对上。不过别高兴太早,我们要知道,除了乳汁以外,动物的身体里哪哪儿都有脂肪。说不定,这个小瓶子其实是装炒菜用的猪油、牛油而不是奶汁的呢?关键证据就在于,科学家们还在容器中检测到了一些特殊的短链脂肪酸(比如C14),而这些脂肪酸在降解之前只存在于新鲜乳汁中。所以说,假若此类容器只有一种用途的话,那么以前装的不可能是大肥膘子炼的油,只可能是动物(或人)产的奶。由此看来,以前那些学者的猜测还真没错!这些丑萌的容器,确实是史前宝宝们心爱的小奶瓶。
奶瓶里装的是什么奶?
可是紧接着,问题又来了:史前奶瓶里装的究竟是什么奶呢?当代社会中,“牛奶”几乎就是“奶”的代名词,它完全称霸了乳制品市场。但是在历史上,从常见的牛、马、羊,到少见的骆驼、鹿,凡是体型大一点儿的驯养动物几乎都当过人类的奶妈,而在古罗马甚至还有喝狼奶的传说。因此,我们不禁要问,在史前时代的欧洲,婴幼儿也和今天一样喝牛奶吗?传说中,罗马人祖先是喝狼奶长大的
Jastrow,wikimedia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7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