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玻璃 >> 玻璃优势 >> 由丝绸之路上的文化融合,外来玻璃制品有多
上世纪六十年代,朝阳北票市冯素弗墓出土五件精美的玻璃器,引起轰动。随着国内各地陆续出土玻璃器,以及朝鲜、日本古代玻璃器被发现,为古代玻璃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这些玻璃器是一千六百多年前,从古罗马一路向东,经欧亚草原来到东北亚。“草原丝绸之路”的存在,为东西方频繁的文化交流提供了方便。同时,我国玻璃制造业的历史脉络也逐渐明晰。
年,朝阳北票市西官营镇西官营村意外发现一座古墓。经考古发掘,古墓出土了多件文物,其中有4枚龟钮印章。据当年参与发掘的考古学家冯永谦回忆,根据印章,大家一致认定,墓主人为东晋十六国时期北燕宰相冯素弗。墓中还出土了5件珍贵的玻璃器,包括碗、杯、钵等,都是晶莹剔透、色彩艳丽,其中一件完整的鸭形玻璃注最为引人注目。
如今,这件呈淡绿色的鸭形玻璃注正在辽博展出。记者在展台前看到,玻璃注形状像一只鸭子,器口好似大张的鸭嘴,长长的脖子,圆鼓鼓的肚子,还有细长的尖尾巴,颈部装饰了一圈纹带,好似花色羽毛。
这个鸭形玻璃注是做什么用的呢?
辽宁省博物馆副馆长刘宁介绍,目前学界普遍认为它是用来装香料的容器。看鸭嘴部位,原来应该有一个木塞,因为距今有年左右,已经腐蚀掉了,而鸭子尾部尖端,稍有残损,专家推测,尖端是被打掉的,用来缓缓散发瓶内的香味。
鸭形玻璃注是冯素弗墓玻璃器中工艺最复杂、器形和装饰最有特点的一件,而且全国仅此一件,国外也没有见到完全一样的造型。
它用玻璃条、玻璃丝盘卷做出装饰,粘贴在容器表面。资料记载,这种技术属于热装饰工艺中的一种,是古罗马时期经常采用的无模吹制工艺,制作全过程都是在炉前完成的,要求有很高的技术水平。
“冯素弗墓出土的玻璃器,都以绿色为特征,工艺相似,器胎较薄,口沿内卷成环状,玻璃下仍留有粘疤残痕。玻璃的熔制水平较高,尤其是碗和杯,气泡和杂质都很少,透明度好。”
刘宁说,这一切都是以吹制工艺闻名于世的古罗马玻璃器的重要特征,所以这些玻璃器来自于罗马。
刘宁说,这一切都是以吹制工艺闻名于世的古罗马玻璃器的重要特征,所以这些玻璃器来自于罗马。
在辽宁省博物馆,看起来外形比较特殊的玻璃器还有几件,展区内还展出一件特别的玻璃器,这就是辽代银扣玻璃方盘,出土于法库县叶茂台辽墓(辽代萧氏家族墓)。仔细端详,可见玻璃方盘中间下凹,呈一圆形“浅盘”,四角处下凹成4个树叶形“浅盘”,盘下还有4个锥形足支撑。
因盘内有裂痕,就在外缘镶了银扣,盘上裂处锔小银片修补,制作精致。刘宁介绍,目前业内认为这件方盘是用来放置不同的调味品的,即玻璃调味盘。根据器形判断,应为从伊斯兰进口的玻璃器。
可见在辽代,精美的西方玻璃器仍然从西亚进口,成为当时契丹贵族的珍爱之物。战国中晚期我国开始制造玻璃
“玻璃,在文献中一般称为琉璃、颇黎等,根据考古发掘和文献记载可以发现,我国一直存
在着进口和国产两类不同系统的玻璃器。”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卢治萍告诉记者,国产玻璃器要追溯到春秋末战国初,当时西亚玻璃珠饰传到我国中原地区。在其影响下,至战国中晚期,我国已经能够制造外观上与西亚相似而成分不同的玻璃珠,并很快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追求仿玉效果,采用与金属成型工艺相似的铸造法制作。
“隋唐时期是中国玻璃制造的中兴时期,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刘宁说,隋唐两代辽阔的疆域、富足的国力、频繁的对外交流、兼收并蓄的文化氛围,为手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国产玻璃在此时得到较大发展,生产出一批精美的玻璃器。
学者夏文峰在《中国古代玻璃器》中记载
隋代时,玻璃吹制技术已经达到很高水平。唐代时,玻璃器型和数量都有很大提高,新器型有茶碗、茶托、空心玻璃珠及佛像等。玻璃色彩也更为丰富,除蓝色、绿色、淡绿、黄绿色外,又出现了乳白、黄色、棕色等新颜色。装饰手法上也更加多元化。
如陕西临潼出土的唐代玻璃网纹瓶上装饰凸起的网格纹,就是采用了二次贴塑的工艺方法,既富有中国传统特色,又充满浓厚的波斯风格。
到晚唐时,呈现出国产玻璃与进口玻璃共存的特点。配有玻璃装饰品的发饰较为流行,此时的玻璃器仍有非常高的社会地位,多为皇室贵族与重臣所有。
同时,萨珊风格的磨花玻璃与伊斯兰风格的刻花玻璃器,仍不断地通过丝绸之路输入到中国,受到上层社会的欢迎。
随着各地早期玻璃器的陆续出土,考古人员对器形、纹饰、工艺及成分进行研究比较,发现了国产和进口玻璃器存在很大差别。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安家瑶认为,国产玻璃器的器形有我国的传统特征,在同时期的陶瓷器或漆器中可以见到相似器形,而且这类玻璃工艺自成体系,有继承发展的关系,成分属于铅钡玻璃。
如河北满城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的2件玻璃耳杯和1件玻璃盘,是迄今发现较早的国产玻璃器,都为翠绿色,晶莹如玉。
而玻璃盘和耳杯的制作方法,与当时大量生产的玻璃璧、玻璃带钩相同,都是铸造法,只是工艺上更复杂一些,成型后通体打磨。
相比之下,进口玻璃器大多透明度高、轻巧别致,以容器尤其是饮食器具为多,其器形在我国出土物中罕见。可以看出,进口玻璃与同时期的中国器物在器形和工艺上没有明显的渊源关系。
“当时进口玻璃器非常珍贵,是身份地位的象征。”卢治萍说,河南洛阳东汉墓出土的缠丝玻璃瓶等考古发现已经证实,从两汉时期就进口罗马玻璃器。
西方玻璃器大量东运,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当时统治阶级奢侈斗富,将西方进口玻璃器作为彰显身份和财富的宝物。
如《洛阳伽蓝记》载,北魏首富、河间王元琛在一次大会宗室时,显摆自己的宝器夸富:“金瓶银瓮百余口,瓯檠盘盒称是。其余酒器有水晶钵、玛瑙杯、琉璃碗赤玉卮数十枚,做工奇妙,中土所无,皆从西域来。”
从中可以看出,当时上层社会对域外玻璃器的青睐。
北方游牧民族起推动作用考古发现,这种“从西域而来”的进口玻璃器,在中国、朝鲜半岛及日本均有出土
如广州西汉中期墓出土的3件玻璃碗,南京象山七号东晋墓出土的一件磨花筒形杯,南北朝墓葬出土的罗马玻璃器更为集中。
那么,冯素弗墓出土的这批玻璃器是怎么从遥远的罗马来到辽河流域的呢?考古学家们认为,谜底就是横贯欧亚的那条草原丝绸之路。
刘宁介绍,丝绸之路在中国境内共有4条:沙漠丝绸之路、草原丝绸之路、西南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
其中丝绸之路的主道是公元前年,张骞出使西域时开通的长安经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至中亚、西亚的商道,称为沙漠丝绸之路。
但在沙漠丝绸之路尚未开通前,大量的考古发现证实,早已存在着一条途经欧亚草原的草原丝绸之路。草原丝绸之路的形成与自然生态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欧亚草原地带的东端是中国北方草原地区,西端连着西亚、欧洲,这条中高纬度的草原带上
常年居住着游牧民族,他们随着游牧生活而迁移,更有利于东西文化传播和商品贸易交流。这条草原通道自古有就,至5世纪魏晋南北朝时期,草原丝路以平城(山西大同)为中心,西接伊吾(新疆哈密),东至龙城(今朝阳市)、辽东城(辽宁辽阳),经朝鲜而至日本,逐渐发展形成了一条贯通中国北方的东西国际交通要道,是连接西亚、中亚与东北亚的重要国际草原路线,而龙城是连接草原丝路与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的重要环节,在朝鲜半岛和日本发现的罗马玻璃器,就是通过这条横贯中国北方的草原丝绸之路传播过去的。
“具体到冯素弗墓出土的这5件古罗马玻璃器的来源,应是从草原汗国柔然带入北燕的。”刘宁认为,柔然是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之一
主要活动于4世纪末到6世纪中叶。刘宁分析,这批古罗马玻璃器,可能由里海东南岸一个重要城市——和椟城(今伊朗达姆甘)出发,沿里海东岸一路向东北,到高车(今哈萨克斯坦,汉时属大月氏境内),通过柔然的地域,
经黑山进入北燕。“在这条草原丝绸之路上,辽宁是一个重要的节点。而东西方文化在丝绸之路上的碰撞、融合、升华,离不开我国北方游牧民族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