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

中国首善曹德旺如果我来做,不会让汽车

发布时间:2023/6/26 15:15:44   

年,“玻璃大王”曹德旺在武夷山给母亲买了一根拐杖,正准备上车,出租车司机大喝:“小心点,玻璃碎了,你可赔不起。”曹德旺嘀咕道:“玻璃能有多贵”。但当司机说出价格,却把曹德旺吓了一大跳。

一番交流后得知,这车玻璃是进口的,居然卖块。在当时那个年代,这一块玻璃够一个普通工人一年的收入了。可惜当时中国的玻璃技术还不成熟,一些重要的用途,比如汽车玻璃都要依靠国外进口,在国内的价格高得离谱。

因为,这些外资企业吃定了中国市场:中国没有人能做出这样一片玻璃,甚至连敢挑战的都没有。

曹德旺很不服气,“别人不做,我一定要做。”并且十分笃定:如果他来做,不会让汽车玻璃的成本超过元!

玻璃出场了,现在问题来了,该定价多少呢?有人提议,曹德旺怒斥道:“我们生产玻璃是为了赚钱吗?是为了国家、老百姓!这么点成本卖,疯了吧?”最后,这批玻璃的定价确定在了元,价格仅为进口玻璃的六分之一。

曹德旺的国产汽车玻璃立刻风靡全国,甚至还渗透到了美国的市场,这回美国的汽车玻璃厂商坐不住了,联合要求曹德旺退出美国市场。

可曹德旺偏偏是个倔脾气,你能挣我们的钱,我为什么不能挣你们的钱?就这样,曹德旺花1亿美元请来世界上最好的律师替自己打官司,赢不了官司誓不罢休。

结局是曹德旺赢了,成为中国第一位和美国打官司赢了的企业家。在后来的日子里,曹德旺索性把工厂搬去了美国,有人说是曹德旺逃跑了,可他们哪知道,曹德旺其实是为了让福耀更好地研究汽车玻璃技术和抢市场。

几年之后,曹德旺的福耀成为全美第二大汽车玻璃供应商,可他又带着全家人改国籍回到了中国,别人问他为什么,曹德旺解释道:我不想让中国人没有自己的玻璃。

这其实就是曹德旺受人尊敬的地方,无论自己发展得多好,始终不忘自己的根。了解曹德旺的都知道,他经常在公共场合表示,没有新中国,就没有福耀。好在后来的事实也证明,曹德旺回国是正确的,在中国市场的滋养下,福耀的实力日益增长,已经成为了中国国产走向世界的一张名片。

曹德旺花一百个亿捐建了大学而不是给员工加工资,这在网上引起了很大的风波。曹德旺也讲了,人的欲望,是填不满的。每个人都希望少做事,多拿钱。

今年给一线员工20万年薪,他很感激,拿了10年后,他就会抱怨,为什么10年都没加薪。员工不会去想,同样的工种,10年前人家拿10万时,自己就拿20万了。不会觉得自己之前一直占便宜,只会觉得自己吃亏了。

当你读过《心若菩提》后,知道曹德旺如何白手起家,如何获得有效人脉、建立个人品牌,如何爱兵如子、坚持原则等等。慢慢就能体会到他做事风格以及背后的深意,当然更多的是他成功的人生对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有着启发作用。

点击上方链接即可购买《心若菩提》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515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