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玻璃 >> 玻璃发展 >> 白炽灯是一种热辐射光源吗
是。
白炽灯是将灯丝通电加热到白炽状态,利用热辐射发出可见光的电光源。于年由美国发明家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发明。白炽灯的发展趋势主要是研制节能型灯泡,不同用途和要求的白炽灯,其结构和部件不尽相同。白炽灯的光色和集光性能很好,但是因为光效低,已逐步退出生产和销售环节。
工作原理
一只点亮的白炽灯的灯丝温度高达℃。正是由于炽热的灯丝产生了光辐射,才使电灯发出了明亮的光芒。因为在高温下一些钨原子会蒸发成气体,并在灯泡的玻璃表面上沉积,使灯泡变黑。钨跟空气中的氧化合生成一薄层蓝色的三氧化二钨和氧化钨的混合物。原因是空气里的氧气使高温的钨丝氧化了。所以钨丝灯泡要抽成真空,把空气统统清除出去。
结构及特征
白炽灯,主要由玻壳、灯丝、导线、感柱、灯头等组成。玻壳做成圆球形,制作材料是耐热玻璃,它把灯丝和空气隔离,既能透光,又起保护作用。白炽灯工作的时候,玻壳的温度最高可达℃左右。
特点
光源小、便宜,具有种类极多的灯罩形式,并配有轻便灯架、顶棚和墙上的安装用具和隐蔽装置。通用性大,彩色品种多,具有定向、散射、漫射等多种形式。能用于加强物体立体感、白炽灯的色光最接近于太阳光色,显色性好,光谱均匀而不突兀。